飲湯。這幾天簡直是喝湯喝飽的。
查過水量之後,用電鍋煮了胡蘿蔔玉米湯,
玉米是週末在水果攤買的,一根五塊錢,拿出大菜刀奮力剁成幾節;
胡蘿蔔是之前買的豪國貨,兩隻指頭粗,滾刀切了兩條;
另加上庫存熬湯骨兩塊,冷宮乾薑兩小塊,加水,一瓶蓋米酒,關門放狗。
等待的時間看圓桌,講菜市,哇(另配上椪柑佐巧克力蛋糕,有趣的組合,墊胃剛好)
結果是覺得薑味稍微濃了點,還有就是想買更好的鹽,
但無損冬天晚上喝到湯的加分美味。濃濁的湯。
值得一提的是,我好像終於擺脫「觸怒玉米之神」的狀態:
之前有兩三次在超市買玉米,都非常可怕,生平第一(及二三)次知道玉米可以這麼難吃,
很難形容,但基本上就是它們長得像玉米,但索然無味。好一段時間不敢買玉米。
上個月在水果攤看到,鼓起勇氣買了兩根,蒸來吃,抹上奶油和鹽巴,
終於是印象中的玉米了,感動,感覺比它事實上所呈現的還好吃。
昨天打完工看完小說散完步,打定主意去寶島最強小吃店吃油豆腐細粉。
週末午後人還是不少,但等二十分鐘算是可以接受的範圍。
小菜選了口耳相傳但上次來已經賣完的筍。
湯讓我為之一振,好喝但不搶戲,肉餡乾乾淨淨,
學之前隔壁桌打扮很有風格(而且很兇)的鬼佬大叔要了辣油來沾油豆腐,剛好。
慢條斯理一碗吃得精光,服務生來問之前推遲的赤豆鬆糕可以上了嗎我說好,
有嚼勁,沒有怪味,豆子豆泥比例挺剛好的,
稍微冷了也不會變成其他東西,即使有點撐還是吃完了。
話說隔壁桌的年輕女士,買保養品(據說一罐好幾千,但不得不說我用了居然長痘子)
買到櫃哥櫃姐跟到餐廳來補充說明,鞋子是框框、外套感覺很普通但脫下來寫小香,
包雖然是去年才出,但我能認得出來就是小愛新款,粉筆色。
她對面的男士感覺個性很好,而且長得帥。
但他們就像許多小吃店的雙人食客一樣,不太說話。
遠處有位阿姨一個人吃飯,服務生不斷來上菜,她都笑得很開心又很客氣,
右前方也有位女士一個人吃飯,一直用大螢幕手機自拍(不是跟食物合照)
搞不懂是在幹嘛。是為午後的最強小吃店。全都是第一次吃。謝謝哥哥賜我禮券(合掌)
週五下著小雨,想不太到午餐要吃什麼,覺得有點上火,找到了一家小島老火湯店。
簡直是小島剪下貼上,小小鋪頭有十一個位置,雖然不是尖峰時間,店也不到半滿,
但我不小心撞到一次頭,隔壁的不小心撞到一次桌子。
應該是第一次在寶島土地上吃到青蘿蔔,感覺很妙,還有我好像也是第一次留意到猴頭菇,
湯應該用醇厚來形容,因為它也不是骨頭的濃,畢竟是素食的,
喝完心中充滿感激,原來小島暫時沒辦法去,但寶島也有這樣靚湯喝。小島加油。
喝完湯覺得上火的症狀紓解很多(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心理作用?)
查資料後週末買了一大顆梨子,完全不便宜,但也說不上貴,
拎著一大袋蔬果回家,想到許多人都說金錢代表獨立,嗯,
總之想吃什麼就能有什麼,是很幸福的事情。
週四早上聽著雨聲喝胡蘿蔔香菇湯。前一天晚上的是小松菜吧?七手八腳忘記加香菇了。
再次表揚即將整包見底的寶島內地紐扣菇,地靈人傑,香氣十足。
最近逐步重拾晨光,或許是又開始認真打坐,或許是那天聽完師父崩潰,自己平靜很多,
或許是熱水澡與手動泡腳很舒服⋯⋯無論如何,早上暖呼呼地醒來,
吃喝點東西(例如新歡蜂蜜牛奶或者前晚煮的桂圓紅棗海燕窩)看點書或打座,
感覺不慌不忙,甚佳。
中間還喝了地瓜葉 super soup 貴婦超市的虱目魚丸(完食)還是有其厲害之處。
東區蒸餃店,上次點酸辣湯配煎餃,很棒;這次點蛋花湯配蒸餃,覺得蒸餃不是很好吃
(去過據說炒手最難吃的龍炒手之後,我對這種玄妙之事已經釋懷)(合掌)
再往前還有扁豆湯,每次都想到飄雪的 Pleasant Hill
但那就是另一個範圍的湯了。
天氣:不知是否錯覺,但寶島的冬天貌似變乾了?
也不算冬天,秋天的薄圍巾足矣。
但還是來個(不然沒機會出場的)羊絨開襟衫,
外出加上小島來的小熊牌(X)黎巴嫩牌(O)風衣。
舒服的週末早晨,穿著好久不見的木底牛津鞋在敦南上走,心情很平靜。
喝杯咖啡吃些點心,名片夾完全沒掏出來,碼完字收工。
去星巴巴要杯水喝,是令人懷念的內用大瓷杯,
木頭鞋底敲在二樓的木頭平台上發出喀喀喀的聲音,
黑鯉魚進京奧德賽(X)水塘部(O)完結,突然有種莊子逍遙遊的感覺,
可能是因為最近補完了四講,也可能是因為(終於!)剛看完 Brad Pitt 打架。
洞穴裡的雜誌,主題是感謝,感謝豬豬賜我吃穿,
感謝小豬一號跟我一起迷路「人之所以會迷路,不是因為無知,而是因為自以為知。」
感謝老張讓我重新溫習生活中各種「有用的」「珍貴的」,
感謝鍋碗瓢盆裡的這些那些。
對了,從島國訂了個鍋,算是第一件有名有姓的道具吧。等待配送中。
為此開始研究「非不沾鍋如何不沾」(繞口令)為了「耐高溫油」溯及各種油品知識
哎也是有點麻煩有點緊張(但話說回來,荒島猴子廚房時代,用的不就是不鏽鋼嗎?
還是個本人根本是湯盆的薄底不鏽鋼,還不是照樣薑汁燒肉?)
總之(虛擬)學習的過程中,回過頭來感受到不沾鍋安靜溫柔(我)無腦的陪伴。
幹嘛自找麻煩呢?健康因素算是個自欺欺人(?)的原因,
也有點沽名釣譽的成分吧,但也想到圓桌道長說的,「現代人只有消費,沒有嗜好了。」
為了喜歡的事物努力一下付出一點也好。
後記:焦慮的中午,叮一下就有一大碗溫熱夠味的玉米湯,還是很療癒的。
而焦慮就像灰塵,弄乾淨再來、弄乾淨再來,毋庸掛懷。
- Dec 10 Tue 2019 17:56
湯的回顧。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