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是這樣的,我期望一種令自己滿意的工作,那就是說擁有足夠的報酬又擁有同等的自由,最重要的是,隨時可以離開,又隨時可以回來。」聽起來像一個高級小酒館裏的爵士樂手。

她又說:生活、生活,我想到一個德國人說的,生活從來於人不適,且對健康有損。對於生活,我愈來愈傾向於極限主義。一天絕不要做超過一件事,真的最好什麼事也不做。

當然是因為詩人這浪漫的工作不能維生。她表達了她的願望,一天可以只做一件事。這對積極生活的工作狂一族而言,簡直是頹靡無賴的生活方式,非常之不可取,幸而這世界還算寬容,只要不礙地球轉,想當一個無用的人還是有自由的。

每一樣工作,看來多麼有趣或可厭,我們都得實實在在的上了崗,親身體驗那行動中所有的細節與令人煩燥的拉鋸戰。那測試我們的耐性、耐煩與耐苦,好似音樂盒的小丑一樣,每日上緊轉動以便歌唱、迴旋,以證實做為小丑之存在。

幸好,有寫字的人記錄了這樣的存在並非全無意義,工作本身可能無意義,但工作的人卻因為參與、介入而形成了一項打樁工程,那單調的打樁聲竟然也就真實而深刻的反映出你所建造的個人世界。那是履歷表之外的弦音,你聽著聽著,竟也聽出了其中悲涼的旨意,因為掛著的是你的時間,它耗損著生活,也因此磨練著生命。」

終於,吃一頓飽足的午餐,放縱的晚餐。
然後看電影,然後寫羊皮紙,然後瘋狂地刷洗浴室,然後把自己丟到床上,等待,
也不須等待就到了另一個開始。繼續抄寫羊皮紙,佐吃起來竟像爆米花的麵包和奶茶。很好。
很好的八點四十分、八點五十九分,信箱裡有一些嗷嗷待哺的期待。

「心無雜念的孩童時代,看書有一種如今無法體會的忘我樂趣,故事裡的森林,深不可測;繁星遙不可及。我得以從心底與書本一同歡喜哀懼,那是一種無可取代的 幸福。」又說「小時候看過的書,有的只留下宛如夜裡遠方燈火般的強烈印象。書名、作者忘了。」漆黑靜夜、茂密森林、滿天繁星、遠方燈火,孤獨的小小身影, 一心一意向光源處前行。這有如童話般的場景,作者形塑了一種氛圍,「小時候」與「成人後」閱讀經驗的差異,清楚割裂開來。當然也不算真正「割裂」,畢竟世 界難尋如此快刀,切割之際,總難免似斷非斷、藕斷絲連。喜歡閱讀的人,對書的牽絆,幾乎都早已植根、萌芽於迢遙的童年。雖然讀的書不斷改變,讀書的心態也 不再能毫無雜念,但一卷在手,「與書本一同歡喜憂懼是一種無可取代的幸福」,這種感覺往往會纏綿一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eftheart 的頭像
    leftheart

    leftheart

    lefthea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