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the Pain of Others/ Susan Sontag

「需要英雄的年代是悲哀的。2」

「新聞術語中的世界與真實的世界並不一樣,於地理及題材上都是一塊非常狹小的地區,只是傳媒認為值得知道,並以簡短、強化的語氣報導出來的領域而已。30」

「嚴格說來,並沒有「集體」collective 記憶這回事-那就像集體罪惡一樣,都屬於幾可亂真的虛假意念。......所有的記憶都是個人的,無法再殖衍生的-會隨著每人的壽命同殞。所謂集體記憶並非一種回憶,而是某種約定:約定這很重要,關係著某宗事件的來龍去脈,並以某些圖片把這故事緊鎖在我們腦海裡。99」

「電視的重點就是可以轉台,於是觀眾自然會轉台,會變得焦躁、無聊。消費者昏昏欲睡,他們需要不斷刺激、不斷預熱啟動。內容不外就是提供這類刺激的元素。若要對內容做出富有反省力的接收,需要一定程度的專注,然而觀眾並不期待傳媒散播的影像具有值得反省的內容,因此其專注力遂跟著衰退;傳媒不斷將內容濾除,是窒息觀眾情緒的最大禍首。

說現代生活總是以暴戾餵養我們,而我們不知不覺慢慢習慣而被腐化了-這理論是對現代世界最古老的抨擊。1800年,William Wordsworth 在 Lyrical Ballads 中指斥人的感性正遭腐化,因為「每日都有國家大事發生,而人口不斷麇集都市,城市人口的職業單一性令他們冀盼一些異乎尋常的插曲發生,令他們每小時都興高采烈、喋喋不休地摭拾各種小道消息」這種過分刺激的過程「磨平了心智的明辨能力」,而「淪落至蠻人般的懵懂」。121」

「點出一個地獄,當然不能完全告訴我們如何去拯救地獄中的眾生,或如何減緩地獄中的烈燄。然而,承認並擴大了解我們共有的寰宇之內,人禍招來的幾許苦難,仍是件好事。一個動不動就對人的庸闇腐敗大驚小怪,面對陰森猙獰的暴行證據就感到幻滅(或不願置信)的人,於道德及心智上仍未成熟。人長大到某一年紀之後,再沒有權力如此天真、膚淺、無知、健忘。129」

「沒有人能在思考之時同時揮拳搥人。133」
---

like being fried......
on the way: sort of discipline that have taught and forced me to share as improving one of my natural fault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eftheart 的頭像
    leftheart

    leftheart

    lefthea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